找到相关内容139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本草

    ,破诸执暗。所虑迷乱幽蔽,不信病在膏肓,妄染神鬼,流浪生死者,不可救焉。伤哉!  心药方  唐石头希迁和尚  凡欲齐家,治国,学道,修身,须服十味妙方,方可成就,何名十味?  好肚肠 一条;慈悲心 ...

    文雅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0143835.html
  • 韩国佛教史上的教难

    佛教传入朝鲜半岛之后,曾开出灿烂的花朵;然而,韩国受中国儒家影响相当深,许多帝王也常以儒治国,甚至采行排佛政策,尤其在李朝时代,佛教所受的压迫,更是前所未有。 太宗 李太宗芳远(西元一四○一——一四一八年在位),酷爱儒、文学,平日即与儒者往来。即位后,实行排佛政策,下令罢去五教,只留禅、教两宗,宣称:“神佛之事我未敢知,然其验无亦甚明白,何益之有?以往太上王(太祖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0144828.html
  • 慈悲润生

    儒家精神以“仁爱”为本,因为“仁民爱物”既是君子修身、齐家的根源,也是王者治国、平天下的基石。而佛教在世间法的化民易俗之外,对一切众生尚有更深广的胸怀,那就是“慈眼视众生,平等如一子。”  菩萨以慈悲心...

    见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348602.html
  • 吉祥的真实意义

    说,晏子很有智能地化解齐景公对不祥的心结,进而指引君王治国召祥的方法。故事内容是那么地浅显,存心却是十分地深远。   想想在君主威权时代,臣子要有多大的道德勇气,才敢犯颜直谏,因为稍稍不顺君耳,便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952239.html
  •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

    葱岭。南连天竺。土气和暖。原田膴膴。民物殷阜。国王菜食长斋。晨夜礼佛。日中以后。始治国事。钟声遍界。异花供养。闻魏使来。膜拜受诏。国中有如来晒衣履石之处。其余佛迹。所至炳然每一佛迹。辄有寺塔履之。比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3453291.html
  • 觉悟人生、奉献人生之道德开始-演讲稿

    充满生机。各大宗教在提升人类道德上都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,尤其是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,几乎都把道德放在第一位。儒家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道家提出敬天爱民为本,清心寡欲为要,无为而治。佛家的发菩提心报四...

    心源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3954226.html
  • 弘一法师出家后的生活习惯

    ,今就仅如上之五点生活习惯而言,在我们生活中应注意细节问题。圣人论修养,其关键处在自己心性处而究。故《大学》主张,圣人平天下、治国、齐家、修身在于诚意、正心,而诚意、正心在于格物致知。 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0757822.html
  • 雕刻艺术极品——大理国时代的经幢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“幢”是与“塔”和“柱”形制相类似,但内涵不一的建筑体。唐宋时代,造幢供养,礼佛修行,追荐超生,成为社会风尚。大理国以佛教治国,以敬佛礼佛为首务,自王室至民间,营造经幢,供养诸佛菩萨,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善举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3958035.html
  • 《射雕英雄传》里的“南帝”

    心,推行“以和为本”的治国方略,以致国事太平、国运昌隆、国土安定、国民安宁。直至公元1147年,段誉禅位为僧,出家崇圣寺,继续护爱国民,受到后世景仰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3458146.html
  • 宗教理念应落实于慈善事业

    中国文化思想中自古就有宣扬自利利他的价值观。儒家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明显是自利利他的讲法。独善其身以至兼善天下正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为模式,儒道是相同的。儒家曰:“止于至善”,在个人的道德心性有无限延伸的能力,修身必会扩展到兼善天下的理想。古今仙佛圣贤对慈悲有各样演释,现代人则以实干的慈善事业,爱国为民,无私奉献,以展现慈悲喜舍;并会推行各类型公益活动,感染大众一同长养善念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0560228.html